教育
中文系畢業的同學很多都會從事教育,大部分人都會在日校工作,亦有一部分人投身補習界,成為補習天王,或是補習天王旗下的助教。若同學能夠成功成為教師(GM)的話,人工一般比其他系畢業生高。不過好多時,你要入職就做到GM,你要在畢業之後讀多張教育文憑。正如另一篇提過,報教育文憑競爭很大,所以會有一班同學畢業之後因為冇教育文憑而被壓價,而且可能要由教學助理、助理教師、副教師等輔助教師的title做起,所以人工一定冇GM咁好,而且待遇亦較差。例如有d 副教師的黑字假期(即非紅日的學校假期,包括暑假)只能放一半,或冇得放
這是現在的情況。幾年之後呢?我地睇睇小學的數字:
(圖CAP自教育局公開資料)
小學學生人數由2015開始,一路升到2019,睇落去幾好景。但是,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,這人數的升幅很大程度是因為雙非的問題。維基資料顯示,在2013年每三名適齡入讀幼稚園的學童便有一名是雙非。不過,政府2012年以行政手段叫停雙非,雙非嬰兒數目大幅下降,由2011年高峰時的35736人,大減到2013年的730人。[數字from維基]換句話講,當呢水雙非入學之後,小學既學生人數會大幅下降 (超過20%) [2011年出世個班2017年入讀小一;2013年打後只有極少數是雙非,所以在2019年小一入學人數會大跌]。加上龍年效應 [中國人迷信,有鋪癮鍾意在龍年生子......],2012年是龍年,龍B多在2018/19或2019/20年入讀小一,此後的學生人數會下降。大家都知2020疫情開始嚴重,內地生減少到港上學,往日日日來回過關的跨境學童數量亦減了不少。此外,本地的一些辦學團體及內地辦學機構亦開設「港人子弟學校」(如培僑在深圳龍華開了一間),教授本港課程。這吸納了很多內地生及雙非。又,本地政治變化,使不少香港人決定移民,不少學生均隨家人移居海外。由此可知,2020/21以後的學生人數當會大幅減少。個別小學已面臨殺校(如黃大仙獻主會溥仁小學)
人工待遇方面,政府已推行「教師學位化」,取消了文憑教師職系,現在助理小學學位教師(APSM)的起薪與中學學位教師(GM)的起薪一樣。
教師數量在20-21學年到了頂峰,而隨著學生人數減少,部分學校或須縮班,有一定數量的教師將成超額教師。當然亦有教師移民,數量亦不少。最近幾年,有關當局亦從師訓名額著手,PT PGDE的學位變得更難申請。有未接受師訓的老師接連報了好幾年,依然未獲取錄。
睇完小學,我地睇下中學的數字:
上圖反映:總學生人數亦有下降(跌幅有2.9%)。
學生人數下降,但教師數量反而上升。中學教師總人數上升了2.3%。師生比例較低,較低機會再降低。睇到呢度,你可能會問小學班留港雙非過三、四年之後都係會入中學,中學既人數式或可見上升。呢個係事實,不過去到2023/24 學年之後,小學班雙非已經上晒中學,學生人數到時會再下跌。雖然政府到時又可能重施故技,好似2012年咁開始2—1—1減派,但老實講個師生比例咁低佢可以減到幾多次呢?個別中學開始合併,未來學生人數一定下跌,而教師會過剩。
admin的意見:如果想入行,快手喇。上了岸,儲經驗,儲年資,早點Perm,到時就可以安安穩穩。
研究
「學而優則研」?有唔少讀書讀得好的同學會選擇呢條路。做全日制研究生有咩好呢?
時間相對自由,學校雖要求你一星期要當值五個半日,但除了有特定工作要做之外,你是否當值,或是在哪裡當值,學校根本不理你。因此,除了有特定工作、挑科與上課之外,其餘時間可以自行支配(自行支配不等於你就可以無所事事,下文會再說)。除此之外,做研究生會得到大學每月提供的助學金,按2022/23學年的數額,每月為$17600(博士生考完資格試,$18100)。這筆助學金不須報稅,數額雖然不是很多,但應能保障你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。(不過你不能兼職,若要兼職須先申請,每年上限九十九小時)此外,從2018/19學年起,全日制研究生在常規學年內不用交學費,咁變左每年少左筆四萬二千一的支出。作為全日制學生,你還可以享有不同的學生優惠,例如二十五歲以下的同學坐地鐵可以半價等。(以上一段不適用於兼讀制學生)
望落好似好吸引,但其實唔容易。唔容易可以從三方面去講,一則唔易考入去,二則忙到七彩,三則唔易準時畢業。
唔易考入去。先講MPhil。學部對學生的學術水平有一定的要求,你申請入讀時便交研究計劃一篇(5000字以內)、學術代表作一篇及自述(1000字以內)。聽說研究計劃跟代表作佔重一樣,所以本科時的那篇048就要見得下人。然後就是要想個有點學術水平的題目,然後在研究價值、研究方法、文獻回顧、研究範圍、研究背景等方面洋洋灑灑寫五千字出黎。(考博士,研究計劃八千字,加碩文一篇)。因為學部係要出糧比你(而唔係淨係收你學費),所以學位有限,而且也盡可能要在四個範疇之間平均分配。以下是16/17及17/18學年的收生資料:
全日制PhD
|
兼讀制PhD
|
全日制MPhil
|
兼讀制MPhil
|
|
2016/17學年入學
|
6
|
2
|
8
|
2
|
2017/18學年入學
|
7
|
1
|
11
|
2
|
數目不是很多,而你要知道,這其中一部分並非本地學生。
全日制
|
本地生(PhD/MPhil)
|
內地生(PhD/MPhil)
|
2016/17學年入學
|
3/6
|
3/2
|
2017/18學年入學
|
5/8
|
2/3
|
案2017/18學年入學的其中兩位內地生是在中大讀本科的。
學位少,要求高,要考得入並唔係一件容易的事。我見過有人考左3年都考唔入。
忙到七彩。表面上你有好多時間可以自己支配,但其實每個同學都像在跑一樣。研究生上堂,程度比本科的課程都要深入,而課業的要求,也比本科重不少。(中文系本科課業重是有名的了)基本盤:一個present加一篇paper。有這樣輕鬆的安排,只是極少數。有不少的科,大約每兩三星期便要交千幾字至幾千字不等。寫不是問題,但你要能寫,便要先看、先讀。本科時覺得一個星期要睇一本幾百頁的readings好辛苦,去到研究院時你要讀的遠不只這個數目。還要present呢?還有期末論文呢?老師們希望你寫出來的期末論文是一篇可以預備發表的論文,因此八千字是基本,也有的要求寫一萬五千。仲有講論會呢?有d教授仲會開講習會呢?chur不起的同學,要考研前三思。(話又說回來,雖然chur,但好fruitful,會學到好多野)(兼讀的同學更慘慘豬)
日常課業以外,研究生也要當助教。標準配置:每年一科,少數助教「蒙上恩寵」,多教一科半科也是有可能的。助教的工作量可輕可重,看你跟什麼老師合作,但基本上班上行政的工作是做定了。有導修的要見學生,有mid-term的要出要改,有paper的要回答同學的查詢,如此種種,佔據了助教不少時間。此外,系方安排的其他工作,包括課檢、監考、搞會、校對、出版、資訊日,都要助教做,數量大概每樣每個學期一兩次,雖然每樣都佔不了多少時間,但積少成多。(系方盡量不會安排應屆畢業的搞會、校對、出版,讓他們好好寫文。不過事情還得有人做,你未畢業個年會有衝動block左某個以3943開頭的號碼)
唔易準時畢業。全日制MPhil常規修業年期係兩年。但其實你開左學就唔係好洗再寫文,因為你要上既堂已經會令你應接不暇,加上其他種種事務,基本上你唔會有咩時間。能做事的就係sem break、假期,如果唔好好把握咁就基本篤定要defer。(亦有聽聞個別教授會唔比學生畢業,原因係學術水平未到。至於邊個教授?會昇龍拳的那個。不知我說什麼的,自行查找蘋果動新聞)
PhD亦chur。除左要考資格試,做原典報告之外,三年要寫三篇講論會,只會更忙。
可是,那然後呢?讀完又點?
如果你三個學位都在中大/香港讀,想做教授?冇得做,做到老,最多比個高級講師你做。仲要睇有冇位,冇位就去做part-time先。劉桂標事件我諗大家都有所聞,兼任講師有咩唔好大家應該都知。去外國浸下鹹水番黎又係唔係好好景?唔係。近期系又巧立名目地開左d位名為RAP,姐係齋寫文的教授,但最後又叫左人地去教書。RAP唔係想像中咁好做,待遇同助理教授個d都有分別。唔好唔記得,大學只係中學、小學的進化版,一樣係識巧立名目將同工不同酬合理化。咁去第二間做咪得lor?Sorry,天下的烏鴉一樣黑。你又可能會諗,咁去私立大學度做,又或者去教副學士個d 咪得。個人認為,呢堆學校能唔能夠sustain落去其實都係問題。另外,做博士後亦都唔係好好景。
咁做其他喇,又得唔得?OK,讀MPhil出來,碩士普及嘛,對找工作是有幫助的。但如果你想教書,教育文憑有用過你考餐懵讀餐懵既mphil。至於讀完PhD出黎搵其他野做係個困局。讀完PhD的你,有著PhD的驕傲,低的不願做。可是,找高的,人家可能不請你,或根本請不起你。所以,年輕人,路不好走。(話說回來,又有邊條路係好走架呢?)
admin的意見:唔好對研究呢條路有過分浪漫的幻想。唔chur得的,切勿報名。
傳媒
有同學做記者,有同學做編輯,亦有同學做網媒。紙媒不好做,因為公司好多時都在燒錢,而且有點辛苦。有個朋友做記者,成日跑新聞(但唔瘦),做到最後連間公司都執埋。亦有同學做獨立記者,辛苦呀。至於網媒嘛,有d難聽D咪叫content farm囉,自得其樂,覺得有意義咪得囉。
政府
識得有幾個做左政府,其中一部分係督察。一入職五萬幾人工冠絕全部同學,佢地鍾意喇。亦有同學走去考AO/EO/ATO個d,admin 留意到有一位同學走去做左貿易主任職系,初入職做二級助理貿易主任,近排走去查下政府電話簿,已經升左做貿易主任,前途無可限量。
其他
識得有人開公司搞文化導賞,有人開關注組關注下d小食。